宗师自六岁起就已经开始习武。他的启蒙师父是少林僧人龙隐上人师祖。
自60年代起,沈宗师就以教导养生与防身术为业。于1964年,新加坡独立前一年,创立南华派(现为世界南华太极功协会),专门教授少林武术。
在1978年,他成立了新加坡武术教练协会,沈宗师被推选为协会主席,任职10年之久。新加坡武术教练协会把新加坡各武术门派的教练与大师全网罗在一起:有中华,日本,韩国,印度,印尼与西方各派。
与此同时,沈宗师精益求精,毅然前往北京,求拜于当时颇有名望的太极泰斗吴图南师祖。当时的中国仍未对外开放,对于外国人入境也相当地保守。1978年吴图南师祖将沈保和收归门下为入室弟子。
吴图南师祖承认的嫡传弟子不多,沈保和宗师便是其中的一位。勤学苦练加上师父的引导,沈宗师好不容易地把以前学习多年的“硬”功夫,从而转化到“柔软”但功力更为強大的太极功保健与防身技能。
沈宗师于1986年获頒金带10段,以表扬他在武术的造诣以及为武术界所作出的贡献。这是由新加坡各大武术门派协会,如空手道,柔道,马来武术,印度武术以及跆拳道,共同授予沈宗师。
同年,沈宗师获得了由新加坡总统颁发的公共服务奖章P.B.M1,以表扬他为新加坡武术界所作出的贡献。
沈保和宗师对于太极教学其中一项最为宝贵的贡献便是创造了一个系统化并渐进式的训练体系。在这之前,由于各种不同的社会与文化条件,加上学习太极这门武艺的难度,很难形成正规训练体系。只有那些天资聪颖并时间充裕的学员才能达到太极功高深的境界。有鉴于此,沈保和宗师以他中华武术教学经验加上吴图南师祖有条不紊的教导,巧妙设计出一套按步就班的学习方式,又无需稀释浅化教学内容来帮助平凡忙碌的人们学习与取得进展。
之后,沈宗师就周游各国收生传授太极功,曾涉足智利,阿根廷,台湾与马来西亚,並在这些国家设立了南华太极功分支与协会。
在2001/2002年间,沈宗师移居至中国西南地区的昆明。那是他目前的根据地,继续潜心钻研太极功之绝学。他亦监督各国南华太极功支部与新加坡的太极功协会众门徒的学习进展。
1.Pingat Bakti Masyarakat ,马来语,即新加坡公共服务奖章。
©沈鹏耀 (翻译:卢嘉慧,岑海姗,卓裕章,何茵)